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抢抓“十五五”国家重大战略机遇,聚力打通通道网、物流网、数联网通达瓶颈,加快构建内畅外通、供需适配、科学高效、智慧绿色的“三网”融合生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加快推动产业建圈强链,探索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省政府拟搭建“三网”融合智慧大脑(“川交好运”智运平台),现面向全社会征集平台建设运营总体设计方案。
一、平台建设定位
“川交好运”平台是省级层面交通物流领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坚持“公益性+市场化”,纳入数字政府整体框架布局,引入市场力量创新商业模式,促进政府数据与市场数据融合共生、双向赋能,助力政府科学精准决策、行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企业经营提质增效。主要定位有三:
(一)互联互通的物流数据中枢。着眼打通交通物流跨层级、跨区域、跨行业、跨平台信息壁垒,汇聚交换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海关、仓储等物流数据,推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数据高效衔接,促进全省产业链供应链数据全面整合、开发利用。
(二)集约高效的政府治理辅助平台。坚持市场数据反哺政务治理,考虑日常治理与战略备份,以聚合分析物流数据为切入点,实时反映全省经济流向和运行状态,指导“三网”规划更好支撑“五区共兴”布局;及时掌握道路封闭、路网拥堵、危品泄漏、自然灾害、大型活动、负面舆情等异常事件,助力政府应急管理快速响应、精准施策;动态收集企业经营需求和从业困难,赋能政府精准制定、精准宣传、精准落实政策。
(三)开放赋能的产业建圈强链载体。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导向,以“物流网运行更加适配六大优势产业”为目标,聚焦解决物流行业“小散弱”与优势产业大运力需求之间的矛盾,着力破解物流企业专业化水平不匹配链主链属企业特色化运输需求的阶段性困难,有效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进多出少”的物流结构性问题,推动交通物流与制造业、商贸业、农业等深度融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二、方案重点内容
方案结构上应当包括建设背景(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和政策相关性等),建设需求、总体思路(建设思路、建设原则、总体目标、阶段目标等),建设内容(平台定位、系统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网络架构、用户体系、功能应用等),建设实施步骤,安全体系,平台运营和推广机制,运营保障等。重点把握以下要求:
(一)提出功能应用。应广泛开展政府和市场需求调研,摸清现有业务体系、平台系统、数据资源、市场主体等底数,在连接用好现有平台功能基础上(参考附件1),提出需要物流数据赋能发展和治理的免费公共服务功能。应坚持急用先行、务实管用和小切口推进,当前要围绕服务政府规划制定、物流动态监测、安全风险防控等,围绕服务破解多式联运衔接不畅、运输路径方式不优、货源运力匹配不准、仓储利用率不高、车辆空驶空置空载、通关效率低等堵点卡点,开发有助于畅通经济循环、服务产业升级的应用场景(参考附件2)。在满足上述条件情况下,同步考虑开发商业增值服务功能,保障平台可持续运行。
(二)建立数据集。按照《四川省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办法》,针对提出的应用场景,列出政府授权运营公共数据资源范围、数据资源目录、数据更新频率等,提出市场化获取数据方式及数据内容、数据量等。
(三)平台数据融合。应提出与国省市三级有关平台高效对接,与制造业企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等平台系统互联互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平台和数据在市县分级共享共用。重点考虑与数字政府总驾驶舱的连接,考虑打通铁路企业、港口企业、航运企业、航空企业、道路货运企业、货代企业等数据壁垒。明确数据共享规则和机制,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所有权、使用权、收益分配及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
(四)建设步骤。按“十五五”期全面完工安排阶段性目标任务和进度时序。
第一阶段(2026年底):夯实平台基础能力。联接整合现有平台资源,搭建算力、存储、网络等安全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全省一体化交通物流数字底座,完成“急用先行”应用场景开发;第二阶段(2027年至2028年底):打造“三网”智能中枢。建立高质量数据集,开发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垂域大模型,形成集数据中心、模型基座、智能体中枢为一体的大模型应用支撑体系;第三阶段(2029年至2030年底):实现平台全面赋能与开放互联。汇聚行业企业、高校院所等各方力量,共享算力、共建语料、共训模型;完成商业增值服务功能开发,实现平台可持续运营,全面赋能政府决策。
(五)技术安全。应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遵循“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通过建立统一目录标识与数据分级分类制度,确保数据资源可发现、可管控。数据流通利用等核心环节应深度融合隐私计算、可信数据空间等先进数据流通技术,全面覆盖网络安全、密码安全、数据安全以及关键软硬件国产化适配,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针对性提出平台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办法措施。
(六)运营保障。平台由企业投资建设运营,应对平台建设运营进行投资收益测算,提出财政补贴方案及市场化运营方案,确保平台可持续运营。
三、征集对象条件要求
参加本次方案征集的市场主体,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
(三)有依法缴纳税收的良好记录;
(四)近三年内,经营活动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五)允许联合体报名,鼓励物流、交通、科技等领域市场主体联合报名,共同打造行业共性解决方案。联合体各方不得再单独参加或与另外的市场主体组成联合体参加本次建设方案征集。以联合体名义报名的应提交所有联合体成员共同签署的“联合体协议书”,并明确牵头设计的主体(需加盖联合体所有成员单位公章)。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四、征集流程
征集活动包括公告发布、活动报名、资格性审查、组织答疑、方案投递、方案集中评选、结果公示共7个环节。
(一)公告发布
2025年11月21日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政府网站发布公告。
(二)活动报名
2025年11月21日-11月28日(报名时间截至11月28日17:00),参与单位应按要求填写报名表(详见附件4)并在规定报名时间内将加盖公章的报名表扫描件发送至指定邮箱,以收件邮箱收到报名表的时间为准,过期视为报名无效。
报名邮箱地址:yangchaozmv@163.com
(三)资格性审查
2025年12月1日9:00-10:00,参与单位现场提交资格证明文件。
2025年12月1日10:30-12:00,对参与单位的资格证明文件进行审查,审查结束后现场宣布审查结果。符合条件的单位进入下一环节,不符合条件的单位不参加后续环节(备注:主办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审查时长进行调整)。
提交文件要求:电子材料1份,纸质材料1份。纸质材料请按照以下顺序装订成册,文件上请加盖公章。
1. 封面页(单面打印)
2. 报名表(双面打印)
3. 承诺书(双面打印)(详见附件5)
4. 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单面打印)
5. 纳税证明材料(复印件,双面打印)
6. 联合体协议书(如有,双面打印)
以联合体形式报名的,牵头单位须提供上述全部材料,其他成员单位须提供4、5条证明材料。
(四)组织答疑
2025年12月1日14:00-17:00,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产业处(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180号)组织线下集中答疑。(备注:主办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答疑时长进行调整)
(五)方案投递
投递时间:2025年12月26日09:00-10:00,投递时间结束后,不再接受新的方案投递。
投递地点: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产业处(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180号,邮编610041)。
材料要求:电子材料1份(方案与汇报PPT各一份,确保介质能够读取),纸质资料5份(须打印、胶装,并加盖单位公章)。
请在提交前自行做脱密处理,确保不包含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确需涉密的,请标明具体密级和保密要求;涉及其他知识产权的,请特别注明保护要求。本征集方案提供方需如实注明具体单位、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六)方案评审
2025年12月29日-12月30日,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根据评选规则和要求(详见附件6),组织国内专家学者和省直有关部门进行线下集中评审,分为方案汇报、方案阅审、现场评分、评选结果公布等4个环节。评审前2日,将统一通知递交方案的单位,评审时分别到评审现场向评审专家解读和演示相关方案,各家单位汇报演示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备注:主办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评选时间进行调整)
(七)结果公示
评选结果于2026年1月初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政府网站进行公示。
五、其他注意事项
受邀参加方案征集的单位应保证提交方案的成果文件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专利权、商标、著作权、厂商标识、服务标记、商业秘密、公民的肖像权等),且方案的成果文件著作权、专利权等全部知识产权以及作品的使用权、再制作权和传播权等相关权益全部归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所有。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2025年11月20日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18510255057)
相关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