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范强对流天气对水上交通安全带来的风险,巴中市交通运输局联合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内河库区客船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在化成、三江、玉堂水库、龚家河等重点船舶集中库区布设微型气象站,对风速、风向等关键气象要素实行24小时实时监测。根据强对流天气强度等级,通过甚高频通信和智能船舶终端,实施“红、橙、蓝”三色精准预警,并直接推送至船员,指导船舶提前避险。2025年以来,已累计发送精准预警信息86条,船舶提前规避率达100%。
二是完善智能避险系统。推动适航客船全面安装北斗定位系统,加装风速、风向和船舶倾斜等传感器,实现对船舶航行状态及周边环境的动态感知。依托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整合气象预警、船舶状态和库区地理信息等多源数据,通过自动分析为船员提供避险航线和锚泊点建议,显著增强船舶主动避险能力。截至目前,全市11艘适航机动客渡船已完成北斗系统安装。
三是强化协同应急处置。建立交通、气象、应急、卫健、水利等多部门联动响应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统筹。围绕实战需要,定期开展强对流天气应对专项培训和“船舶失控”“乘客落水”等实战演练,提升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目前,已在三江、化成等重点水域库区设立9个应急救援点。今年以来,共组织专项培训16场、实战演练9场。
下一步,巴中市将继续加强部门协作,完善技术支撑,狠抓措施落地,持续提高内河库区客船应对极端天气的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