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政信息  >  媒体聚焦

交通运输部将加快推动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发展,已梳理出86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信息来源:智慧交通 发布日期:2025-09-01 09:31 浏览次数:

    8月27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李颖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记者提问时透露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的最新进展。

    她表示,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是交通运输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的重要举措。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并非具体的产品,而是多种模型、算法的集合,将提升解决行业问题的能力,形成一批可以直接应用在行业服务和管理中的专业化方案。

    交通运输部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系统设计,明确大模型建设框架。我们提出了“1+N+X”的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总体技术架构。“1”指的是1套通用技术底座,实现对多类基础模型、多元异构算力的开放兼容和集约调用;“N”是在“1”的基础上,训练N类垂域模型,引入细分领域高质量数据集,提升解决行业问题的共性能力;“X”是面向具体业务场景的智能体,形成一批可以直接应用在行业服务和管理中的专业化方案。需要说明的是,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而是多种模型、算法的集合。这就需要产、学、研、用各界形成合力,我们也欢迎大家关注和参与这项工作。

    二是加速落地部署,全面启动智能体开发。我们立足行业实际,梳理出86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聚焦行业运行监测、安全监管等重点方向,遴选出一批高频刚需场景。当前,我们正在加快组织智能体研发,首批智能体将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署。我们即将举办第一届综合交通运输智能体创新应用大赛,以赛促研、以赛促用,让更多“好想法”走向“真应用”。

    三是加快健全机制,构建开放协同产业生态。打造技术协同、数据流通、应用创新、交流合作“四平台”和产业转化“一枢纽”,实现交通大模型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共用,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8月16日,我们推动组建了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各方反响强烈,积极性很高,踊跃参与。目前,联盟已汇聚了5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人工智能头部公司、以及相关高校院所。我们相信,联盟将成为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的“主力军”,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的重要支撑力量。

    作为率先发起成立大模型联盟的行业部门,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坚持科学建设、可持续发展,不搞一哄而上,避免重复和浪费,通过共用算力、共享数据、共训模型,用好各类创新资源、建好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创造开放、繁荣、可持续的交通大模型产业生态,支撑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的规范化应用,引领发展壮大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

  

    编者按: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首批单位共55家,涵盖行业企业、人工智能公司、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覆盖公、铁、水、空、邮、综合交通等领域成员单位如下(源自联盟官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