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冯星凯
货车司机在“暖心之家”休息时拿起书本给自己“充电”。 剑阁县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国道108线上,车辆往来如梭。5A级旅游景区剑门关旁,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的小剑门服务区里,“货车司机暖心之家”8个黄色大字,在红色背板的衬托下,格外醒目。
走进“货车司机暖心之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亮整洁的休息区,有电视、空调,暖色系的沙发、茶几,书架上摆放着各种书籍,再往里走,免费使用的热水间、洗衣房、共享厨房等一应俱全。“方向盘上讨生活的人,终于有了遮风避雨的家。”常年往返川陕线的货车司机王师傅,在剑阁县小剑门服务区“暖心之家”的留言簿上写下这句话。
临近中午,就餐大厅飘来阵阵香气。来自陕西西安的货车司机刘俊宇支付9元餐费后,打好三菜一汤,坐在落地窗前享用。隔壁的共享厨房,来自湖北武汉的徐家夫妇正在和面,他们要请大家品尝家乡的特色美食。
运输途中,货车司机大部分时间都在不足4平方米的驾驶室度过,很难睡个好觉。“这里有两个低价住宿房间,男宿舍4张床,女宿舍2张床,分别有卫生间、淋浴室。”工作人员张水莲说,每个床位,货车司机只需支付10元钱,就可以休息12个小时。此外,“暖心之家”旁的一栋两层小楼还有35间平价房间,住一晚的价格是60元。
除了休息、睡觉,货物、燃油的安全,也是司机们最操心的。“是24小时监控吗?停车场有没有人盯着?”货车司机李黎找到工作人员询问。“放心,我们的安保设备和人力都很充足,而且监控信息也会同步共享到您的手机上。”肯定的回答打消了他的担忧。
“找得到、进得来、用得上,才是货车司机的温馨港湾。”剑阁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国道服务区开设的“暖心之家+酒店”新模式,用酒店收益反哺“暖心之家”,给予货车司机住宿、餐饮补贴,实现了“暖心之家”可持续运营。
“以前跑车像‘孤雁’,现在扫码就能找到组织。”有着20年驾龄、11年党龄的王师傅在小剑门服务区“暖心之家”参加流动党员党支部的理论学习后感慨地说。
剑阁县千百年来一直是古蜀道出川重要关口,现在依然是川陕货运物流通道的重要交通枢纽。以G108线小剑门服务区为重要支点,由交通运输部门熟悉党务工作的优秀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相关货运企业委派副书记,3个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建成,103名货车司机流动党员有了“新家”。通过税务、车管所等登记机关和“蜀道畅”小程序、微信群等线上平台,让党的工作延伸到运输线路上。
“树一面党旗,建一处阵地,要根据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特点,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剑阁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整合各类资源,为货车司机提供学习教育、休息住宿、吃饭沐浴等“一站式”便利服务。通过“蜀道畅”、微信群等平台推出“30分钟指尖课堂”、最美党员货车司机推荐评选等系列活动,组织围绕党员建、学习跟随网络走。建立党员、普通货车司机“1+N”联系机制,建立“货车司机—党员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行业党委”诉求处理机制。
夜幕降临时,小剑门服务区的灯火次第绽开,像星星散落在山坳间,人间烟火织就的温柔,为往来于此的司机带去了温暖,这里正在成为“大蜀道”区域交旅融合新地标。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报》8月25日2版
编辑/设计:于佳
审校:汤珊珊
监制: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