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快运输装备更新升级。实施城区公交车辆和出租汽车新能源替代、营运客(货)车更新升级、船舶新能源发展和城市物流车新能源推广等工程,鼓励企业将高能耗、高排放、使用年限长的老旧汽车换为新能源营运车辆。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1600万元,今年计划更新、新增新能源出租汽车97辆,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约车新能源电动车辆占比分别达到42.4%和40.3%。
二是加速城乡物流末端建设。加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联合邮政、快递等部门企业积极探索末端物流配送收益分配机制,坚持分区施策、分层试点、分类推进,建立“快递进村”运行服务机制,打通快递物流进村进社区“最后一公里”,释放农村消费潜力。预计今年年底将构建起“三通一达”、百世等民营快递企业在内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
三是加强消费区域运力保障。加大对旅游集散中心、景区景点等运力投放力度,鼓励运输公司推出景区直达特价车票,有效满足游客出行需求。通过数据分析,精准预测重点商圈、高峰时段用车需求,加大出租车(网约车)运力供给,有效促进夜经济发展。加强城乡道路客运、城市公共交通与铁路、民航、水运的运输衔接,提高集疏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