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的通知》(交规划发〔2020〕54号),服务交通强省战略实施,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编制本规划。规划范围为渠江南门口至丹溪口段,航道里程286km。规划期为2025年,展望2035年。
一、规划背景
(一)规划基础
渠江作为全国最早实施梯级渠化的航道,围绕该河流,不同行业和部门开展的相关规划工作均维持《四川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2001—2050年)》所确定的航道等级标准和梯级建设方案,已不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对渠江的要求。该河流作为嘉陵江下游左岸最大支流,是四川省规划的“一横五纵多线”航道网中的高等级航道之一,其建设已纳入四川省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的重点项目,一是风洞子梯级迟迟未建,二是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3个梯级的使用年限已超过50年,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需重新规划建设。
(二)发展要求
1.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并组织开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 年)》编制工作。开展渠江达州到广安段航运发展规划,依托渠江—嘉陵江—长江水运通道,发挥水运优势,抢抓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发展战略重大机遇,实现渠江流域跨越式发展。
2.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及“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格局。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需要充分发挥水运对区域空间布局的补充完善作用。渠江流经巴中、达州、广安,是川东北地区重要通航河流,是沟通川渝、加强联系的重要纽带。加快渠江航运发展,将进一步助推达州建设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广安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城市。
3.提高干流行洪能力,保障沿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渠江干流沿江主要城镇河段行洪能力较低,流域防洪问题突出,严重威胁沿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老旧闸坝建设年代久远,泄洪能力差,通过梯级的改造和新建,将大大提高规划河段的行洪能力,减轻沿江城镇的防洪压力。
4.实现全省内河水运规划目标、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渠江航道作为全省重要航道之一,通过梯级建设和改造,将使渠江达到Ⅲ级航道。作为全省内河水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渠江的规划实施有利于全省水运建设目标的实现,优化与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完善流域内综合运输网络,形成衔接畅通的运输体系。
5.是腹地发展现代物流、临港工业和沿江经济带的要求。渠江航运规划的实施,将使渠江成为支持保障系统完善、航道通行能力提升的一条高等级内河航道,结合达州港、广安港的实施,逐步实现航道、港口、运输,支持保障系统的自身协调发展,促进航运、物流、产业、城市联动发展,促进沿江市县临港工业、港口物流、经济带发展以及城市建设。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布局,以水运高质量发展为目的,结合渠江水运现状条件和特点,对标新时代内河水运发展形势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合理确定发展方向、目标定位和建设模式,构建一条平安、绿色、畅通、智慧、高效的高等级航道。
(二)基本原则
1.战略性原则。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战略和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长江经济带、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支撑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要求,把渠江航运规划放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满足川东北城市群“双核五带”整体发展战略和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的需求。
2.协调性原则。加强航运规划与沿江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工业产业布局规划、物流园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流域规划和防洪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良好格局。
3.可行性原则。统筹考虑梯级规划方案开发的可能性,以满足流域经济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注重效益并力求经济合理。
4.前瞻性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满足近期发展的需要,更要着眼经济社会和综合交通发展对航运的长远需求。
5.生态优先原则。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有效保护和修复。
(三)规划目标
加快规划河段渠化工程建设,航道标准与通过能力大幅提升,进一步适应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运输船舶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和大型化;支持保障系统进一步完善,市场规范、管理现代、服务高效的渠江航运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前建成286kmⅢ级航道,新建和改建通航设施按1000吨级标准控制。
(四)功能定位
综合考虑渠江规划河段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确定渠江(达州~广安段)河段的功能定位为:以航为主,兼顾发电、防洪与改善城市水环境、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运输需求及规划船型
(一)运量预测
根据定性分析、定量预测及对腹地综合条件的分析,规划河段货运量2025年为1300万t、2035年为2300万t、2050年为3500万t,主要货种: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矿建材料等。工程河段分货类运量预测表见表1。
表1 渠江航道四川段分货类运量预测表
单位:万t、万TEU
货类 |
2025年 |
2035年 |
2050年 |
||||||
合计 |
上水 |
下水 |
合计 |
上水 |
下水 |
合计 |
上水 |
下水 |
|
合计 |
1300 |
590 |
710 |
2300 |
1025 |
1275 |
3500 |
1520 |
1980 |
煤炭 |
100 |
75 |
25 |
120 |
90 |
30 |
150 |
110 |
40 |
石油、天然气制品 |
30 |
|
30 |
50 |
|
50 |
80 |
|
80 |
钢铁 |
50 |
20 |
30 |
80 |
30 |
50 |
100 |
40 |
60 |
矿建材料 |
500 |
250 |
250 |
1000 |
500 |
500 |
1500 |
750 |
750 |
水泥 |
70 |
50 |
20 |
110 |
80 |
30 |
150 |
110 |
40 |
建材制品 |
40 |
10 |
30 |
70 |
20 |
50 |
120 |
40 |
80 |
非金属矿石 |
60 |
25 |
35 |
100 |
40 |
60 |
170 |
70 |
100 |
化肥及农药 |
50 |
15 |
35 |
100 |
30 |
70 |
150 |
50 |
100 |
盐 |
30 |
10 |
20 |
50 |
15 |
35 |
100 |
25 |
75 |
粮食 |
40 |
20 |
20 |
70 |
40 |
30 |
100 |
50 |
50 |
机械设备电器 |
30 |
5 |
25 |
50 |
10 |
40 |
80 |
15 |
65 |
化工原料及制品 |
150 |
50 |
100 |
200 |
70 |
130 |
300 |
80 |
220 |
其他 |
150 |
60 |
90 |
300 |
100 |
200 |
500 |
180 |
320 |
其中:集装箱(TEU) |
5 |
2.5 |
2.5 |
10 |
5 |
5 |
20 |
10 |
10 |
(二)规划船型
结合渠江航道条件和船型发展,本次规划代表船型为:
1000吨干散货、液货船:63×11×2.2~2.6 m(长×宽×吃水)
60TEU集装箱船:63×11.0×2.0~2.4m(长×宽×吃水)
中、洪水期兼顾船型:
1500吨干散货、液货船:73×13.0×2.2~3.0 m(长×宽×吃水)
2000吨干散货、液货船:85×13.8×2.4~3.5 m(长×宽×吃水)
100TEU集装箱船:73×13.8×2.6m(长×宽×吃水)
四、建设标准及规模
(一)航道及船闸规模
渠江达州至广安段航道,通过新建及改建梯级渠化,结合整治,达到Ⅲ级航道标准,航道维护尺度为2.4×60×480m(水深×直线段宽度×弯曲半径)。
初步拟定船闸有效尺度为200×23×4.2m(闸室有效长×宽×门槛水深),其通过能力满足预测过坝运量的需求。
(二)电站装机规模
1.金盘子梯级:装机容量46MW,多年平均发电量1.6366亿kW·h。
2.舵石鼓梯级:装机容量25MW,多年平均发电量0.8796亿kW·h。
3.风洞子梯级:装机容量75MW,多年平均发电量2.563亿kW·h。
4.凉滩梯级:装机容量50MW,多年平均发电量1.7606亿kW·h。
5.四九滩梯级:装机容量54MW,多年平均发电量1.9069亿kW·h。
6.富流滩梯级:装机容量39MW,多年平均发电量2.09亿kW·h。
五、梯级规划方案
从综合利用及实现规划目标、工程布置和施工条件、对防洪影响、库区淹没和工程投资、对航运的影响、对城市水环境的改善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综合比选,规划实施六级开发方案,自上而下依次为金盘子、舵石鼓、风洞子、凉滩、四九滩和富流滩。规划各梯级工程均未发现重大不良地质现象,具备新建和改建的地质条件;同时,各梯级均属常规航电枢纽,在技术上无重大难点,工程布置、施工方法和难度基本相当。根据达州和广安两市沿江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需求,结合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渠江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目标,开发时序如下:
舵石鼓和凉滩梯级改造、风洞子梯级建设,以及金盘子和四九滩船闸改建在2025年前建设完成,金盘子和四九滩枢纽改造在2030年前建成。
六、支持保障系统规划
以保证水上安全为前提,以促进运输和船舶发展、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适应库区航道、港口布局和发展的要求,加强渠江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建设重点是通信、航标及航道维护系统、安全监管及信息化系统等。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成立由流域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协调领导机构,指导流域综合开发。协调航运、发电、灌溉、环保、业主等方面的关系,实现综合开发效益最大化。
(二)抓好项目实施。提前启动项目前期工作,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五项制度和“投资、质量、工期”三大控制,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益。施工期应做好施工通航保障措施以确保施工期的通航安全。
(三)加强生态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减缓措施,防止环境破坏。合理布置防洪、防护堤,保护和少占耕地,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防止渗漏、浸没和内涝,保障沿江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四)统一调度管理。航运梯级建成后,应成立流域统一的调度和管理机构,建立起稳定的、长效的管理机制和体制。加强水运市场培育,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助推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
八、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较好地协调了航运发展、电力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针对规划方案可能涉及的各类环境敏感区域和问题,规划环评开展了相关专题研究工作,认为规划实施不会对环境敏感区域造成明显不利影响,并初拟了以避让为主的预防保护措施和施工期、运行期环保措施。通过采取相应的环保对策措施和做好环境敏感区域协调等相关环保工作,渠江达州至广安段航运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