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夹金山生命通道——雅安保省道210线畅通纪实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09-03-31 17:38 浏览次数:

1935年6月10日,红一方面军夜宿宝兴县小镇硗碛,第二天翻越了长征途中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会师。73年后的同一天,记者沿着当年的红军足迹、今日的省道210线抵达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顶,只见一辆辆运载救灾物资的重型卡车经此挺进地震震中汶川县。
  6月的天,山下是刺目的艳阳,夹金山顶却打起了冰雹。自5月13日起就守护在210线的雅安市交通局副局长何成兴声音嘶哑,在卡车的轰隆声中,记者听到他断断续续的几句话,“死保210线……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奋战两天两夜畅通生命通道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汶川公路中断,通往震中汶川的抗震抢险运输全面受阻!省道210线穿越雅安市,翻过夹金山,进入阿坝州境内––5月13日18时30分,交通部和省交通厅紧急会商,启动预案,将210线列为进入主灾区的战备通道。
  此时,已步行赶往210线的雅安交通部门、宝兴县主要负责人带回一个消息:210线宝兴境内127公里有20多处大塌方,交通中断。省交通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调集装载机、凿岩机、运输车全力支援,不惜一切代价抢通210线!
  一个月后,记者仍能感受当时抢修的艰险:210线宝兴县蜂桶寨乡境内桦桤林-大水沟段,一整块2000多立方米的花岗岩石被震落,足足有四五层楼高,拦路虎般矗立在公路上,没有任何机具可能移除,只能炸掉。
  余震不断,路的一边是颤抖着不断滚落山石的悬崖,另一边是咆哮着的宝兴河,如果炸药使用不慎,山体随时可能崩塌……宝兴县养路段段长岳国昌带领22名炮工制定方案,14日下午3时过,放了40多炮,巨石被炸去三分之二,底部松动;大家冒险再凿出18个炮眼,当晚第二次放炮,巨石终于大部分粉碎,铲车清理出一条可容一车通行的缺口。
  经过100余名施工人员两天两夜奋战,5月15日零时30分,通往汶川灾区的第一条生命通道被抢通!济南军区某部救援官兵浩浩荡荡翻越夹金山,开赴汶川。

老百姓自发护路保生命线通畅

210线曾经是一条寂静的道路,即使在四姑娘山旅游环线形成后的最近两年,这条线路一年的通行量不过3000辆。而在地震后,在道路抢通的第一天,这条路就有1700多辆救援车辆开过。就道路质量而言,210线宝兴段基本为三四级路,宽8米以下,基本是单行道,还有四分之一是碎石路。
  为防止次生灾害影响公路畅通,雅安在沿途重要路段芦山县飞仙关镇、宝兴县、夹金山设立现场指挥点;宝兴交通部门将线路分作6段,公安交警、交通路政、民兵预备役部队等分片包干,开展24小时巡查;在沿线易滑坡地带,配备20多台装载机、挖掘机等救援机具,保证随时排险;沿途没有加油站,雅安动用了2辆流动加油车,为抢险车辆加油。从攀枝花、内江及凉山州等地赶来支援的交警,对多数路段实施交通管制,疏通道路。
  硗碛藏乡与汶川卧龙山相连,全乡农户在地震中受灾,但老百姓自愿成立了一支 “生命线义务护路队”,协助养路段养护道路。老年人在沿途设置义务服务点,夹拉村72岁的藏族老阿妈泽娘告诉记者,她每天上午从家里走到服务点,向过往救灾车辆送水、送方便面、送鸡蛋。“鸡蛋是各家各户凑的,水和方便面是从乡上领的。凡是看到救灾人员,就一人送一瓶水、两个鸡蛋。”
  210线畅通省市县联合指挥部指挥长、宝兴县委书记姜小林介绍,截至6月9日18时,已有17930辆抗震救灾车辆经210线进入汶川。目前,由于通往汶川的其他通道尚未完全打通,中央和省上明确了210线3年保畅的重任,在畅通的同时还要将道路上档升级。说到这里,这位重灾县唯一的女县委书记红了眼圈,“我们在自救的同时要保生命线畅通,尽管压力很大,但我们承诺:要像当年支持红军胜利翻越夹金山那样,支持救灾大军进入汶川!”
  (原载《四川日报》2008年6月13日 第9版)

相关文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