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震救灾看四川道路运输五项应急经验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09-03-31 17:38 浏览次数:

●建立健全有力的指挥机构,是组织大规模应急运输的根本保障。
  ●建立应急运力的储备渠道,是开展大规模应急运输的物质基础。
  ●统一指挥调度,是保证大规模应急运输有序进行的有效措施。
  ●不断完善应急方案,是提高应急运输保障能力的有效方法。
  ●健全应急运输资金补偿机制,是应急运输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今年,四川道路运输行业多次承担大规模、情况复杂的应急运输任务,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应急运输保障组织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在实际工作中,四川道路运输业不断积累经验,完善应急运输方案,取得了抗击雪灾的全面胜利和抗震救灾阶段性的胜利,应急运输保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运输管理局党委被中组部授予“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
  据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运输管理局局长邱小发介绍,在抗震救灾应急运输工作中,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千方百计组织货运车辆,保障救灾物资及时运进灾区,争分夺秒运输救灾人员,为抢救人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截至7月20日,四川省直接调集应急客车累计2155辆、开行3141车次、运送人员约9.7万人次,调集应急货车累计5603辆,开行1.25万车次、运送物资约7.4万吨。全省累计投入抗震救灾运输保障的客车达到1.86万辆、开行4万车次,运送救援人员和灾区群众103.8万人;投入货车4.3万辆、开行6.8万车次,运送救灾物资41.3万吨。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运输管理局日前总结抗震救灾工作时及时总结和反思了应急运输工作取得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
  第一、建立健全有力的指挥机构,是组织大规模应急运输的根本保障。自2007年春运开始,四川省就制定了道路运输应急保障工作预案,并经过春运、雪灾等几次应急运输的检验而得到逐步完善,建立起了省、市、县和运输企业的多级应急运输指挥体系。确定了从上至下的联系人员、联系方式和相应的紧急情况反应方式和处置方式,保证了在紧急状态下,能够联系到带队人员、驾驶人员和车辆,在短时间内,组成应急运输车队赶赴指定地点。
  第二、建立应急运力的储备渠道,是开展大规模应急运输的物质基础。经过近两年来的应急运输考验,四川道路运输行业逐步摸索出一些在正常情况下储备应急运输车辆的渠道和方法。如依托旅游客运企业,通过发展旅游客运车辆,储备应急客运运力,这样做可以保证在客运高峰期既不影响客运班线的运输,又能够保证应急运输的需求;依托骨干货运企业,建立货运应急保障车队,四川省现有货运应急保障车辆5000辆。
  第三、统一指挥调度,是保证大规模应急运输有序进行的有效措施。应急运输往往需要跨地区组织,因此,四川运管局在历次春运、黄金周运输中都派出人员深入一线了解具体情况,靠前指挥,保证了各地区应急运输车辆在统一的指挥体系下有序运转。以这次抗震救灾运输为例,全省共出动了18个市州的车辆,借调了陕西、重庆、甘肃、云南、贵州等省、市的客货车辆。针对救灾运输中运送人员复杂、物资种类多样的情况,采取统一调度的指挥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不但实现了运输及时、高效,而且避免了运输工作发生重大差错。
  第四、不断完善应急方案,是提高应急运输保障能力的有效方法。紧急情况发生的区域、范围、规模千差万别,事前很难预料,因此,需要通过实际检验,充实完善应急方案。从2006年开始,四川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与公安部门建立了应急运输联动机制,先后对紧急状态下的交通组织、交通管制、气象情况掌握、危险路段通行、道路排障、安全保卫等应急工作进行了完善,应急运输保障方案逐步细化充实,同时用以指导应急运输保障队伍的建设,使应急运输能力逐步提高。
  第五、健全应急运输资金补偿机制,是应急运输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四川省现有的运输企业都已完成了改制,成为股份制民营企业,客货车辆均是企业自有或经营者所有,在承担政府组织的应急运输任务时,需要予以相应的经济补偿。四川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在年度预算中开列专项应急工作经费,基本满足了一般应急运输任务的需要。但是,这次抗震救灾应急运输的规模大、时间长,截至目前,所需经费已超过1亿元,仅依靠交通行业难以保障,需要财政给予资金保障。这也是目前抗震救灾应急运输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邱小发在介绍上述经验后强调说,道路运输应急保障工作是一个长期面临的重任,其复杂性、多样性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还将不断考验四川道路运输业,因此,四川需要向兄弟省、区、市的同行们多学习、借鉴,不断增强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原载《中国交通报》)

相关文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