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交通人:紧急抢运抢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09-03-31 17:38 浏览次数: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当晚8时许,按上级指令,省南充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的第一支抗震救灾车队迅速吹响“集结号”,15辆满载驻市武警部队的官兵,紧急驰援灾区。随后,第二支、第三支……大批的客车、货车、装载机等车辆,陆续挺进灾区。截至5月19日,由该市开往各灾区的各种车辆近600辆。

第一支抵达都江堰向峨乡灾区的南充车队

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拥有1.6万人的都江堰市向峨乡大面积受灾,乡政府房屋全部垮塌、民房倒塌无数,向峨中学一栋主教学楼发生垮塌,300多名学生被埋。由于地震将距向峨乡10公里山路全部震毁,外面的救援人员和车辆很难进入。
  5月13日凌晨6时,由南充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蓝光公司经理岳军带队的该市第一支抗震救灾车队,经过异常艰辛的行驶,抵达都江堰向峨乡,成为第一支到达向峨乡重灾区的救援车队。
  车队刚一进入向峨乡,附近的灾民便从四面八方涌来,请求去抢救压在废墟里的学生,车上的部队官兵立即进入现场进行救援。南充车队的驾驶员也加入了救援的行列,他们利用车上的千斤顶、撬胎棍等设备全力施救被埋学生,成功救出学生近100人。

迅速转运部队、武警和消防官兵

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部队、武警和消防官兵迅速向灾区挺进,全力抢救遇险人员。按照南充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战备办下达的指令,由南充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南充当代运业集团组建的第二支车队于5月12日晚11时火速出发,星夜奔赴成都双流机场,负责转运部队、武警和消防官兵到灾区。
  由南充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琳带队的救援车队抵达成都双流机场后,来自全国各地的部队官兵、武警和消防战士正陆续从各班次的飞机上下来。虽然天下着大雨,但车队毅然满载救援官兵,开往都江堰、彭州、汶川、北川等重灾区。南充车队昼夜不停地往返在双流机场–都江堰–紫坪铺之间,由于灾区通信不畅,组织车队让杨琳喊哑了嗓子。在转运途中,驾驶员都是饿着肚子连续转运10几个小时后,才能吃上一碗方便面充饥。

昼夜施工打通汶川生命通道

5月13日凌晨4时20分,按照上级指令,该市紧急调派的5台大型装载机星夜兼程,于8时到达指定地点集结。南充市交通局建管科科长谭晓斌和8名机械手一同前往。
  5月14日下午3时,他们抢修完都江堰等灾区的道路后,接指令紧急打通省道210线雅安飞仙关–宝兴–小金–马尔康路段, 这是连接国道317线马尔康–理县–汶川的唯一“生命通道”。当时上级下达命令,务必在5月15日打通去汶川的省道210线和317国道。
  他们和武警水电三总队官兵及其他重型机械车队一道,冒着余震的巨大危险,昼夜奋战。受损的公路上,到处都是清障的车辆,施工人员实行三班倒,重型机械设备24小时作业。终于在5月15日晚9时40分打通了唯一通往汶川的317国道。雅安飞仙关–宝兴–小金–马尔康–理县–汶川这条西线的打通, 使震中地区的救援工作得到突破性进展,大量救援物资得以由成都经雅安、甘孜通过小金或金川汇聚到这条“生命线”,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中心灾区。
  省道210线、国道317线贯通后,南充的5台装载机承担了省道210线飞仙关–宝兴–小金–马尔康路段的清障保畅通重任,每台机器负责10余公里的清障保畅任务。一遇有泥石流阻断交通,便及时清障,保证了运送救援人员和物资的车辆第一时间进入汶川县城。
  (原载《四川交通》)

相关文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