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管理制度
1、实行管段工程师负责制,落实目标考核制度。
管段工程师实行辖区管理,对管辖范围内的监理工作、中试工作、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变更、安全保通、地方协调等工作依据合同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并收集建设过程中的各类信息,为我部的管理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同时我部对管段工程师的工作经常评比检查,在内部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和互相监督的氛围。
实施管段工程师负责制不仅锻炼和培养一批技术骨干,且使项目管理更加高效化。
2、重视民工管理,将民工工资保证金写进合同。
在2003年5月土建工程第一期招标时,指挥部就提出“本工程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在合同文件中明确规定,施工单位每次计量时,暂扣3%的计量款作为民工工资保证金,在施工单位支付民工工资后方予返还。在我国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将民工工资以合同条款形式予以强调的,这尚属首次。
该项目自然条件极其恶劣,通过加强民工管理、及时兑现民工工资,确保了进场民工人身安全和队伍的稳定,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创新监理管理,增设劳务、安全、地质专业监理工程师。
一是根据项目管理情况,在全省重点建设项目率先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增设劳务、安全、地质专业监理工程师,确保了项目在资金监管、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有效控制;二是在放权于监理的同时,实行监理人员动态管理,要求监理部、各监理组监理工程师人数出勤率不得小于90%,监理部、各监理组建立了监理人员出勤考核情况表,真实反映监理人员的上岗以及在岗情况,根据监理人员动态表,分部对监理工程师在岗人数进行随机抽查,对达不到要求的按比例扣减相应的监理费并给予处罚;
4、实施动态设计管理
针对项目地质情况复杂、隧道等构造无隐蔽工程问题,我部加强对设计的后期服务管理,要求设计单位选派精干人员,对设计实行动态管理,即:全过程关注设计执行情况,及时根据施工调整和优化设计,确保设计方案最优、资金投入最省。
二、转变管理观念
1、树立平等合同关系,同时强调业主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指挥部依据合同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强调业主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的同时,始终站在平等的角度来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本杜绝了违背合同强迫式管理行为的出现。
2、增强服务意识,向施工单位承诺24小时服务
一是要求广大职工和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工作观念的转变、工作职能的转变和工作态度的转变;二是日常工作中做到三个“到位”——认识到位、管理到位和措施到位;三是重点做好三项服务——服务指挥部发展、服务各参建单位、服务工程建设;四是做到“三个不”——不收受贿赂、不拖拉工作、不推诿职责;五是达到“三个满意”——社会满意、各参建单位满意、上级满意。
在此基础上,为了服好务,指挥部公开承诺:24小时办公,全天候服务。特别是关系到工程建设资金的计量资料审核时,相关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直到签完字为止。
通过采取有力措施,指挥部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树立了四川交通人的新形象。
三、建立完善“四大体系”
对施工单位要求建立和完善生产保障体系、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通保障体系,确保项目建设管理体系的健全。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