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成渝双核“黄金连接点” 交通互联重构时空格局

信息来源:资阳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日期:2025-11-05 10:22 浏览次数:

清晨7点,75岁的成都人张均刷完公交卡,踏上轨道交通资阳线。一个半小时后,他已出现在苌弘广场与老友相谈甚欢。这条2024年9月通车的四川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让“成资如居一城”从愿景变为日常。

行驶在轨道交通资阳线上的列车

这是资阳“十四五”交通巨变的微观缩影。当“轨道上的都市圈”呼啸而至,当“双高铁时代”加速来临,作为成渝两大中心城市之间的重要节点,资阳正在从地理概念的“中间点”升级为功能性的“黄金连接点”。

轨道上的都市圈:时空折叠的民生蝶变

2023年底,成宜高铁建成通车,标志着资阳主城区正式进入“双高铁时代”,时隔9个月,轨道交通资阳线也顺利开通,资阳成为全省首个通市域轨道交通的地级市。两条轨道交通动脉在沱江之畔交汇,显著提升了这座川中城市在成渝交通格局中的地位。

交通能级的跃升,离不开持续地投入与建设。“十四五”期间,资阳全市完成交通投资约530亿元,较“十三五”增加50%,全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增加47公里,达到136公里,助力构建起“6高4轨5快”的综合交通网络。这些数据的背后,让“轨道上的都市圈”在资阳率先从蓝图变为现实——从双高铁串联到市域轨交贯通,资阳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战略位势,正发生着根本性改变。

数据见证变迁,而“时空折叠”带来的“同城效应”,早已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在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旁的公交站,学生们正悠闲等候车辆。“坐资阳线到成都参加音乐会、看展览,就像在同一个城市里流动。”该校学生王雪告诉记者,她的周末活动半径已经扩展到整个成都都市圈。

成安渝与遂资眉高速互通

据了解,轨道交通资阳线开通一年多来,客流量早已突破100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保持在3万人次以上。“千万级客流”的背后,80%的客流为成资双向通勤,“成都上班、资阳居住”“成都消费、资阳度假”已成为新常态。

轨道交通的质变是资阳民生蝶变的生动注脚,正在不断刷新着市民出行的“新速度”。

    出行方式更多样,出行效率更高效,出行成本更低廉,“人享其行”的美好愿景在资阳正加快实现。“我们已成功融入成都半小时、重庆1小时通勤圈!”资阳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如今,资阳‘地铁上、机场旁、沱江边、都市圈’的交通区位优势正在进一步凸显。”

双核“黄金连接点”:内畅外联的格局之变

成渝高速作为首条过境资阳段高速公路,建成时间早、设计标准低,已很难满足成渝间日益增长的人流物流需求,扩容改造显得迫在眉睫,2023年底,成渝高速扩容项目(资阳段)正式启动改扩建。

成渝高速公路扩容项目首梁在资阳段架设成功

近日,在成渝高速扩容项目荒漠湾大桥施工现场,架梁机将一片长30.219米、宽2.675米、重106.4吨的箱梁精准吊装,稳稳架设在大桥左幅指定位置。这一全线首片预制箱梁的成功架设,为“西南第一路”的扩容建设再次按下“加速键”。

“这是成渝高速公路扩容项目的重要节点。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日均5片的架梁速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项目负责人指着规划图介绍,通车后将彻底打破既有成渝高速的拥堵瓶颈,资阳、内江至成都、重庆核心城区的通勤时间也将大幅缩短至1小时内。

从“西南第一路”的成渝高速扩容到今年年底即将建成通车的铜资高速,资阳高速公路网越织越密。资阳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三高速”,预计到2025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里程将达444.6公里。

更令人振奋的是,除了高速公路网越织越密,高速铁路网也在不断延伸。随着成渝中线高铁和成达万高铁的相继建成投用,雁江将迈入“三高铁”时代,乐至将迈入“双高铁”时代,安岳将实现高铁“0突破”,这座城市的交通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农村“微循环”的不断升级完善也让交通红利下沉。眼下,正是安岳柠檬的集中采摘期,四川佛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加工厂外,冷链物流车正装载鲜果。“以前路不好,柠檬运出去要绕远路,现在宽敞的村道连国道,运输时间节省一半,成本大幅下降。”企业负责人陈跃感慨道。

过去五年,资阳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品质提升行动,累计投入17.8亿元,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800公里,所有县(区)均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如今的资阳,“出门坐上车、快递送到村”已覆盖全域,安岳柠檬、乐至黑山羊通过“交商邮供”模式畅销全国,农村物流日均配送超千件。

内畅外联的交通路网,正推动资阳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数据显示,成渝间85%的车流经过资阳,与“十三五”时期相比,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27%,快递业务量增长144%。

从单纯的交通“通道”,到兼具集散功能的“枢纽”,资阳串联成渝双核的“黄金连接点”地位日益巩固。

“交通+”的破圈突围:交通赋能的产业跃升

“3、2、1,点火!”9月5日,资阳总装生产的第三枚民营商业运载火箭“谷神星一号(遥十五)”在酒泉成功发射。这已是“资阳造”火箭今年第三次飞向苍穹,而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城市交通优势与产业动能的深度融合。

资阳西站

“半小时抵达天府机场,60分钟联动成渝,这不仅是时间距离的缩短,更是产业发展的‘黄金跑道’。”临空经济区党工委副书记徐雷坦言,独一无二的交通优势正持续转化为发展实效,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项目已在临空经济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如今,以星河动力、航天三院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企业正加快聚集,“西部商业火箭谷”已初具雏形。

便捷的交通同样是高端制造企业布局的关键。四川易行时代生产的高端电动两轮车,今年前8月出口11.3万辆,金额达3.7亿元,占全省同类产品出口总量八成以上,高居榜首。这背后,外联内畅的交通网络为产品快速运抵港口、通达全球提供了坚实保障。

产业协作层面,成资同城化进程也在不断提速。资阳正深化“研发+转化”“总部+基地”的产业分工模式,推动成资两地400余户企业实现相互协作配套。“中国牙谷”“临空智谷”“天府艺谷”“西部火箭谷”等优势产业品牌逐步彰显。

沱江畔,夕阳为飞驰的资阳线列车镀上金边。车厢里,王雪正兴致勃勃地规划下周末行程:“坐高铁去重庆吃火锅,再乘地铁去成都看展,两天就能玩转两座城。”

从“成渝过境地”到“黄金连接点”,资阳用五年时间完成了精彩蝶变。当双核辐射在此交汇,当时空壁垒被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瓦解,这座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资阳市交通运输局)

相关文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