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夹江广袤大地经纬线上,交通力量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共富篇章。
路,是发展的血脉,是希望的延伸,更是连接诗与远方的纽带。如今,夹江县正以路为笔,以行为墨,在山水城乡间绘就一幅幅交通发展新画卷,散落的明珠串联成辉,沉睡的乡愁焕发生机,流动的风景成为百姓的共富新载体。
交通+农业——茶乡水乡联心路 产业融合致富途
初秋的夹江气候宜人,蜿蜒平整的柏油公路旁,水田连接成片,种植户正在抓紧收割成熟的水稻。宽敞通达的乡村道路把农田串点成面,便利大型农业机械通行,为农业生产规模化提供强力支撑。当茶香邂逅水韵,一条致富之路正在夹江大地上悄然铺展,茶乡—水乡联网道路(黄土至新场公路),全长4.6公里,采用高品质沥青混凝土铺设,平坦宽阔、畅行无阻。
“它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连通百里茶乡与百里水乡的黄金纽带,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位于黄土镇罗华社区的四川邦力达乐天农业服务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公司负责人王涛说,以前村道不能满足大型农机通过,今年公司以“耕、种、防、收”全程托管的模式接到周边种植10000余亩订单,现在生意一年比一年好,这都离不开良好的交通基础。
这条道路有效串联起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中药材加工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蓝花楹生产基地,让农业产业与交通网络深度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乡亲们走上产业融合致富的康庄大道。
交通+旅游——乐蓉走廊焕新颜 天福环线绘长卷
位于成乐高速公路的天福服务区,是乐山市旅游北大门,也是乐山全域旅游大环线上的重要节点。
“夹江这个服务区在全国来讲都是数一数二的。”成都游客张凯带着两个孩子在这个暑假第三次来到夹江参加特色研学游。他说,夹江研学旅游内容丰富,从体验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到参观九〇九红色教育基地,很多是夹江独有的特色印记。
今年以来,夹江县深度践行“服务区+”发展理念,以农耕文化(茶文化)为主题,匠心打造服务区沿线精品小环线,绘就一幅产旅融合的壮美长卷。这条环线如灵动丝带,将红色教育基地的革命薪火、古村落的岁月韵味、驿站的人文情怀、观景台的诗意风光以及游客观光步行道的惬意体验一一串联。于青山之上,茶园层叠,茶林间种,勾勒出“最美茶园”的秀丽景致;在沃野之下,稻浪翻涌,药香四溢,打造出“最美农田”的丰收盛景;产业蓬勃发展,乡村生态宜人,“最美村落”如明珠散落。一路前行,步步皆景,真正实现从“小景区”到“全域大景区”的华丽蜕变,为游客带来一场沉浸式的文旅盛宴!
交通+产业——网红打卡路成景 万村笑颜映振兴
茶叶产业环线串联新场镇、吴场镇、木城镇万亩茶叶产业成片上规模发展,蔬菜产业环线连通稻药轮作示范基地大幅提升运输效率,纸乡环线畅通“蜀纸之乡”推动书画纸产、学、研、游一体化发展。蜿蜒山间的10公里青衣街道至马村镇网红产业道路,仿佛一条墨色的绸带点缀在青山间,因其沿途优美的自然风光、秀美乡村风景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拍照打卡,让千年纸乡的起源名声大噪,擦亮“中国书画纸之乡”金字招牌。
近年来,夹江县深入实施大峨眉旅游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暨交通强县试点建设,不断拓展延伸交农旅融合功能。
夹江建成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认证基地1000亩,年产干茶4.85万吨,综合产值92亿元,茶叶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建成省四星级园区;高质量承办国际绿茶大会、全国生态低碳茶现场会、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现场会等大型活动,推动2.83亿元外资订单、世界出口绿茶核心产区荣誉落地夹江。
立足“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夹江竹纸,深挖竹纸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开通大千纸坊、大千纸故里等运游一体研学客运线路,串联手工造纸博物馆、大千纸坊、年画研究所、马村“文家乐”民宿群落等纸主题旅游场景,推动马村镇纸文化连片区域入选省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书画纸电商渠道日销书画纸30吨,年包裹量超700万件,年产值40亿元。
依托百里茶乡产业环线,以已建成的天福观光茶园、绿山针茶旅基地等4个茶旅融合项目为样本,建设19个茶文旅融合景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840.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5.5亿元,分别增长10.3%、8.5%,获评“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特色县”。
未来,夹江县将继续砥砺前行,通过建设“大枢纽”、打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持续推进交农旅融合发展,助力夹江农业、文旅实现美誉度、知名度“双提升”,进一步增加交农旅融合内容深度、形式广度、融合高度,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为交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贡献夹江力量。(乐山市交通运输局)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