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交旅融合为抓手 全面服务城乡融合发展

信息来源:雅安市雨城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5-01-13 16:32 浏览次数:

雨城是雅安市中区,幅员面积1066.8平方公里,古为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纵横交织要冲,今是东联成渝、西进康藏、南下攀西的重要战略枢纽,境内拥有碧峰峡、上里古镇等8A级景区资源,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天府旅游名县等称号。近年来,我们紧扣全省交旅融合发展大局,以大峨眉三山旅游环线周公山节点建设为重点,依托S104线、S428线等道路建设,协同推进交旅+温泉、交旅+康养等多业态融合,全力打造快进通道,全域构建慢游路网,全面保障畅玩服务,不断助力峨眉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

一、坚持以规划融合为引领,统筹协同促发展。围绕交通强省、文化强省及旅游强省战略部署,科学编制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将交通项目融入全区文化旅游发展4个规划,总体谋划设施布局、公共服务、治理体系等融合发展,统筹考虑交通、娱乐、购物等资源开发,实现交通运输需求和文化旅游需求有机统一,初步形成一环四横五纵的交旅融合路网结构(一环:高速公路环线;四横:成雅快速通道、G318、望晏路、S308;五纵:G108G351S105S104S428)。十四五期间,规划储备道路交通与旅游产业、生态康养、茶旅融合、园区发展等项目72个、总投资338亿元,包装国省干道及农村公路项目18个、估算总投资40亿元。

二、坚持以设施融合为支撑,精准发力夯基础。全力优化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推动成雅高速扩容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早落地开工建设;加快建设国道351线、国道108线、国318线等过境线,改造升级省道104线坪石至回龙段、省道428线十里芳菲段,实现8A级核心景区快转连通,促进楠水阁酒店、十里芳菲、海子山孔雀园等热门景点空间联动。聚焦8条重点旅游干线公路,加密设置停车带27个、公共厕所7个、观景台12个、驿站5个,探索利用闲置土地配套建设停车场、房车营地等服务设施6处,持续推动公路服务设施提质提效。

三、坚持以服务融合为抓手,用心优化强运营。大力推进运枢纽+旅游集散中心综合体建设,积极推行交邮融合、融合。全区13个镇街、93个建制村开通客运班线和金通邮快驿站,加速落地自驾、异地还车租赁服务向景区延伸,拓展周公山、海子山等运输服务能力,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游客联程联运,开通景点线路6条,设立客运站、招呼22个。加密火车站直达碧峰峡、上里古镇等热门景区班次,新开通熊猫巴士旅游专线3条。五一、国庆期间,创新开展碧峰峡等景区摆渡,累计摆渡3100余车次、12万余人次,有序停放车辆2.8万辆,有力保障道路畅通、旅游体验和游客安全。

四、坚持以业态融合为动力,因地制宜谋开发。秉持建路、串景、兴业、富民理念,依托快进慢游交通路网,大力推进沿线旅游资源和片区产业的深度开发,切实发挥交通+”强大带动效能。借助快进条件,周公山、海子山、碧峰峡、上里古镇等景区年均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带动人均增收超2000元。借助漫游路网,成功打造红豆相思”“藏茶遗”“金船山十里彩林等网红旅游走廊,高质量推出精品慢游线路11条。借助运输便利,提速推进道路沿线钛铝矿、砂岩矿、石灰岩矿、白云岩矿等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先后落地企业5家。

五、坚持以管理融合为切口,建强机制抓保障。健全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重大问题协调推进机制,完善区级领导包保项目制度,分工明确、协同联动,积极落实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及时解决征地搬迁等堵点难点问题30余个,全力保障7个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深入研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探索四个一批融资模式,支持交通项目建设和沿线旅游资源开发。2022年以来,累计解决项目资金26.66亿元,其中银行融资贷款11.55亿元、发行专项债券7.73亿元、争取省级专项资金6.49亿元、区财政统筹0.94亿元。

下一步,雨城区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交旅融合发展这一核心着力点,高标准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高站位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补短板、扬优势,持续发力深层次融合和多维度联动,全力为全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贡献更多雨城力量。

相关文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