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行业治理创新推进落实 以高水平安稳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绵阳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日期:2025-01-13 16:32 浏览次数:

绵阳交通运输系统坚持目标、问题、效果三个导向,持续增添措施,安全稳定形势向好,连续3年较大事故发生

一、坚持目标导向,凝聚工作合力

(一)强化为民服务。一是增强使命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埋头苦干、担当奉献嘱托,始终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安全、保稳定。二是增强危机感。树牢隐患即事故的理念,保持如履薄冰的警惕,推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三是增强责任感。建立日监测、周调度、月通报、季复盘机制,突出风险预警,强化精准调度,层层压实责任。

(二)争取领导关心。一是党政高位推动。部、省多次到绵指导,市委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行动,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研究出租车驾驶员延长从业年龄问题,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听取汇报27次,市政府连续3年部署交通安全工作。二是强化资金支持。市政府将公交发展纳入财政保障,市级农村客运补贴翻番,补贴资金共8亿元。三是加强关爱激励。近三年,市委从系统提拔副县级干部5名,职级晋升和提拔运输领域干部44名,部省市互派干部14名。

(三)优化治理体系。一是交通系统一盘棋构建局机关、6个直属单位、9个县市区联动的“169统筹机制,分层压实4个重点领域、29项重点任务。二是市县联动一条强化信息共享、联合监管、维稳处突,联动检查1000多次,实施处罚500多起,维稳处突60多次。三是管理对象一本账摸清人、车、路、企底数,分类建立10098年以上老旧客车、41保通保畅重点路段、16家高风险企业台账。

二、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攻坚克难

(一)敏感敏锐找问题。一是对标对表找问题。对照部省安排的15个重点专项,找问题、查隐患;先后7次到厦门、柳州等地,学先进、找差距。二是深入一线找问题。下沉全市2.5公里道路、4810人以上施工驻地、3.5万多辆客货车等监管主体一线,排查问题隐患4000多个。三是拓宽渠道找问题。12328热线、网络问政、走访座谈等渠道,收集问题和意见5700多个。

(二)创新创造强监管。一是网格化管人。探索推行五步工作法,用2046微网格强化货车服务管理,实现“11000”“110”的精准监管。二是信息化管车。投入7000万元搭建超限超载监管平台,推进442家货运源头企业联网称重,建成检测站(点)41个,推动1600辆普货车辆使用主防系统,推进国家发改委智慧物流项目和交通运输部自动驾驶试点,打造自动驾驶线路4条、无人配送线路10条、低空物流航线3条。三是微改造管路。以隐患、事故、拥堵路段为重点,精准实施微改2024年投入资金6631万元、整治415处,今明两年计划再投入资金1亿元进行整治。

(三)立说立行抓闭环。一是抓责任落地。建立三张清单+承诺书制度,完善全员责任体系,将全市重点运输企业、12客运场站包保到人。二是抓问题销号。建立问题台账、责任台账,对重点隐患挂牌督办,利用两书一函进行督促,挂账销号1551个。三是抓闭环整改。建立收集、落实、督导、反馈、改闭环链条,小切口定期研究行业监管堵点,制定预防化解措施120条。

三、坚持效果导向,奋力转变局面

(一)监管实现三多三少一是安全多隐患少。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问题隐患闭环销号,道路运输领域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逐年双下降二是稳定多矛盾少。按照不能瞎、不能怕、不能烦、不能堵要求,化解480事改企涉稳人员难题,解决长达8年的出租车同城化营运、驾驶员要求延长从业年龄等矛盾,降低15%的承包费。三是满意多投诉少。在出租车行业倡议五要五不要,群众投诉举报同比下降31%,郑州等20多个省内外相关单位来绵交流。

(二)服务实现三个优化一是优化行业服务。建成货车司机之家”20个、出租车驿站10个,提供暖心服务;常态化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行业凝聚力更强。二是优化企业服务。建立四大员机制,帮助企业解决问600多个,协助发放贷款950万元。蹲点帮带企业73家,更新货车、公交车372台,支付补贴2500万元,拉动投资2亿元。三是优化政务服务。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754件,开通办证直通车,主动发布市场监测预警,群众满意率100%

(三)发展实现三箭齐发一是高速县县通。大会战投资连续9年超百亿,新建高速公路6条、405公里,总里程达724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县县四好农村路二是铁路建骨架。川青铁路绵阳段建成通车,成绵动车公交化运营,绵阳站客流稳居全省第2位;绵遂内铁路开工建设,加快构建字主骨架。三是民航新突破。完工货运综合楼、T2航站楼,旅客量排全省3位。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首个A1类通用机场,开通川渝地区首条低空航线。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守牢安稳底线,为交通强省建设贡献绵阳力量。

相关文件: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