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映高速公路
作为连接“5·12”地震灾区的
生命通道
展现了卓越的重建能力
恢复重建破解“五个难题”
破解在强余震不断的情况下,穿越活动断裂带进行高瓦斯隧道施工的难题;
破解庙子坪大桥主墩水下60米裂缝修补的难题;
破解大跨径T梁整体复位的难题;
破解桥梁墩柱矫正修复的难题;
破解用最短时间完成都映高速公路恢复重建的难题。
这么一条
创造奇迹的高速公路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简称:都映高速),于2003年开工建设,起于成灌高速公路都江堰收费站石马巷,经玉堂街道,止于汶川县映秀镇,全长25.95公里。这条在2008年“5·12”地震前即将建成通车的“生命通道”,在地震中损失惨重。其中,庙子坪特大桥5号桥墩墩身裂缝、第十跨梁体全部垮塌,梁体、墩柱严重后移;龙溪隧道进口段全断面坍塌295米,仰拱抬高最高约1.3米,洞外设备、设施全部损毁,需拆除重建2400米、实施套拱重建1107米;紫坪铺隧道严重损坏1931米……
震后不到4个月,交通建设者们再次集结到这里,开始艰难的灾后恢复重建。
2009年3月22日,“蛙人”开始对庙子坪特大桥进行水下修复工作。在水下近60米处,“蛙人”对桥墩底部进行清洗、凿毛、堵孔。随后,施工人员把焊接好的总重500吨左右的钢箱沉入水下56米,将桥墩受伤的地方紧紧包裹起来。
2009年4月底,庙子坪特大桥修复全部结束。修复加固后,经荷载试验,大桥各项指标合格,达到了原设计标准!
地震同时造成龙溪和紫坪铺两座隧道严重受损。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四川交通人采取“加强监测、专家会诊、动态设计、快速施工”的方法,“抽水换气、注浆治坍、少进强支、强套抗裂、科学重建”。上千名施工人员24小时轮班工作,实施最后攻坚。
2009年5月12日,地震一周年之际,都映高速实现全线通车,充分展现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引领四川交通人从悲壮走向豪迈!
如今,行驶在都映高速上
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
它带来的便捷与舒适
更能深刻体会到它背后
所承载的坚韧与希望
致敬 交通人!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