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花重锦官城,天府大地生机盎然。然而在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工地却寒风凛冽,眼前的雪山放射着刺眼的银光。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的监理工程师们,坚守工地,为夹金山隧道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条件恶劣 困难重重
方显监理人的责任担当
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监理试验室、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试验检测工作。
自2021年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公司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组织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进驻现场,为项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了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公司定期对检测项目进行督导,现场会同业主、代建单位进行回访交流,对项目严格管理,建立巡查制度,向省交通运输厅专题汇报现场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确保监理试验室对工地试验室人员、设备、材料自检情况及资料检查等能落实到位,要求项目监理试验室本着“真实公正,准确及时”的质量方针,按照合同及相关法规的要求,严格、科学地进行试验检测服务。切实的履行职责做到主动检测,及时为业主及总监办提供试验数据。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项目严格按照规范及检测方案进行检测工作。科学的开展监控量测工作协助现场优化隧道施工参数,准确的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及瓦斯检测工作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一定保障,及时定期的对隧道质量进行检测,在一定程度上验证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的可靠性。
高原上的监理带头人
监理试验室主任唐春学一直在项目一线工作,先后参与了国道317线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隧道以及多条高速公路建设,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夹金山项目考验他的不仅是对高寒气温和远离城镇的环境,作为项目质量的重要管理者,项目质量的高效监管一直是他的核心。
面对夹金山隧道冬季施工混凝土强度难以保证的问题,他结合项目特点和工作经验,提出不能只靠盲目的提高一两个混凝土标号来保证混凝土强度,还应该做好保温措施,实时监测混凝土实体强度,并根据监测情况来调整优化配合比,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在质量管控会议上,他也多次对试验检测方面提高要求,要严格把控原材料进场质量,加强施工工艺过程控制,严格执行首件工程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才能筑就亮点工程、精品工程。针对夹金山隧道项目特点,他在仔细研究所有设计资料后,亲自制定了符合项目实际的资料模板,并在工作中经常性开展资料检查,查漏补缺,逐步完善,慢慢地试验室更加规范起来,为试验室各项工作的高效运作、稳步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唐春学在工作中除了以身作则外,还要求团队成员规范试验操作,积极学习新的检测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常常把自己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年轻同事,充分发挥好了“传帮带”作用,从而提升了试验室的整体能力水平。
抓住难得的历练机会
“现在气温低,混凝土拌和前我们要对各物料进行预加热。”在混凝土拌和站,阮杨洋指着全力运转的加温设备对施工班组负责人说,阮杨洋是一名90后试验检测工程师,主要负责隧道小金端的试验室及现场管理工作。看着他瘦小的身影,但扛在肩上的责任如此重大,这是他第一次参建高原项目,高原上生活条件艰苦、工作任务艰巨,但他自己却说这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历练机会。
他注重细节,追求卓越,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坚决不放过。在一次巡检中,他发现钢筋接头加工质量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他立即叫停施工,提出自己对加工工艺方面的建议,并与施工方一起反复实验,最终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钢筋接头加工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余培军是试验室的一名助理试验检测师,主要负责隧道宝兴端现场管理工作。他说能在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做建设他无比的自豪。
在工作中时常会出现有些部位已施工未及时报检的情况。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他多次与工地试验室及施工班组沟通一定要及时的报检。一次临河挡墙因赶进度承载力报检时间已是深夜,他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检测工作,为工程的质量保驾护航。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驻守在夹金山隧道工程项目还有很多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他们都在用青春和汗水继承和发扬着伟大的长征精神和“忠诚如山、干净如雪、担当如石”的夹金山精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将为我们成功打造一座安全绿色的精品工程、示范工程、高效工程、清廉工程。(四川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