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特别节目《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推出交通篇:人享其行 物畅其流 蓝图加速变通途。
报道中提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加速织就交通“经纬网”,已拥有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已超过600万公里。目前,我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主骨架结构已经基本贯通。由6条主轴、7条走廊和8条通道组成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结构,连接了全国8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
铁路密布、公路成网、飞机翱翔、巨轮远航,越来越完善的交通网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也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快捷舒适。
节目中提到了
哪些交通亮眼成绩?
小编第一时间整理报道
↓↓↓
全球最快动车组CR450:开展运用考核
2021年,“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项目之一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去年年底,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目前已完成在不同速度、不同场景中的多项试验。试验期间,CR450动车组跑出了动车组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6公里的最新纪录。
目前,被称作“全球最快高铁”的CR450动车组,正在沪渝蓉高铁开展运用考核。
小花江村:抬头就是世界第一桥
今年国庆假期前,“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极大地便利了两岸群众。花江峡谷两岸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至贞丰县的车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到了2分钟左右。在贞丰岸的小花江村,村民们凭着抬头就是“世界第一大桥”的优势,把农家乐升级成鸟语花香的民宿。
深中通道:繁忙的大湾区“快车道”
深中通道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交通枢纽工程,全长约24公里,连接深圳、广州、中山三地,去年6月30日通车之后,深圳和中山车程从原来2小时缩短到30分钟,不仅方便了深圳中山两地的交通,更让珠江东西两岸、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都联通成网。
新疆:形成全国支线机场最多机场体系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除了干线机场加快建设以外,“十四五”期间,我国支线机场建设也不断提质增效。
以新疆为例,目前新疆已形成全国覆盖面积最广、支线机场最多的机场体系。
今年,乌鲁木齐天山机场完成第四次改扩建,新增乌鲁木齐至巴黎、马德里,亚的斯亚贝巴等国际货运航线。暑运期间,旅客吞吐量突破1200万人次,单月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同比激增27.5%。
这五年,全疆运输机场密度由“十三五”末的每10万平方公里1.3个增至1.7个,完成旅客吞吐量超1.7亿人次。新疆已形成全国覆盖面积最广、支线机场最多的机场体系,运输机场数量达28个,省级行政单元内民用机场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一分钟:中国快递业发生了什么
一分钟,全国的快递小哥收寄包裹361110件;一分钟,快递支撑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341万元;一分钟,带动价值582万元的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工业品下乡;一分钟,7813件快递包裹走出国门;一分钟,AGV机器人完成分拣138件;一分钟,无人智慧仓科处理583件商品;一分钟,智能分拣机器人分拣300个包裹;一分钟,中国快递业经历成长、实现突破!
“十四五”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邮政快递网络。国家邮政局最新发布数据,截至10月1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500亿件,比去年提前了37天。
“钢铁驼队”:拉来家门口的“世界超市”
“十四五”期间,中欧班列的开行数量和辐射范围不断扩容。累计开行数量从2021年突破4万列到今年六月的11万列,5年间突破了8个万列关口;2020年,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1个国家96个城市,而在这五年,已经达到了26个国家229个城市,中欧班列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大陆全境。
2021年往返郑州中欧班列每周最多只有34列,而如今,每周往返的中欧班列已经稳定在80列以上。目前,中欧班列进口商品自营超市已进驻河南多地,进口商品的品类也极大丰富,从营业最初的500种拓展至如今的3000余种。钢铁驼队不断跃升的数字背后,是郑州这座内陆城市面向欧洲市场的开放图景。
来源丨根据央视《新闻直播间》摘编
责编丨郭琪 陈雪飞
审核丨连萌
监制丨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