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半,绵阳经开区实验小学门口,6辆蓝色新能源公交车稳稳停靠,交警和特巡警全程守护,孩子们有序下车、安全入校——这样温情画面,正是“通学公交”的日常。

“以前早晚高峰,校门口光人流量就有七八千,4000多学生的上学路堵得让人揪心,就算开了后侧门也不管用。”经开区实验小学副校长杨春花坦言,如今通学公交一开通,拥堵难题明显缓解,“孩子们不用横穿马路,家长们终于能放下心了。”
对学生来说,这趟公交更是“省心神器”。六年级学生王硕笑着说:“以前爸妈又要急着上班又要送我,天天忙得脚不沾地。现在他们把我送到车站,我直接坐公交到校门,安全又方便。”

今年9月1日起,为解决学生上学难题,绵阳开通了“通学公交”。截至目前,已开通45条“通学公交”线路,覆盖17所学校,每天发车280多趟,服务近4500人次。

不仅守护孩子们的上学路,绵阳公交对“银发族”的关怀也满溢。
今年7月,在原有5条“爱心敬老线”基础上,绵阳又新增2条线路,全用低地板、宽入口的新能源公交车,老人上下车再也不用“爬台阶”。车厢里的“爱心专座”有醒目标识,还配了“便民服务袋”,细节拉满。
“以前坐车偶尔能闻到尾气味,现在全是新能源车,又快又干净,一点异味都没有,坐着特别舒服!”张婆婆竖起了大拇指。贾婆婆也忍不住夸:“驾驶员也特别好,等我们抓稳坐好了才开车,特别周到。”

为了让大家办事更方便,今年6月绵阳还新增了27个“绵州通”线下服务点,老人、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公交卡的申领、年审和充值,不用再跑远路。
“我们就是想通过‘通学公交’‘敬老专线’和线下服务这‘三箭齐发’,让‘一老一小’坐公交更安全、更便捷、更温暖。”市公交集团副总经理刘辉说,接下来还会继续优化服务,把这份民生关怀做得更实,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幸福公交的温度。
今年以来,绵阳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实施“关爱老小·守护朝夕”项目,通过整合资源、精准服务,解决“一老一小”领域基层治理难题,取得了实效。
来源:涪江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