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人抗震救灾抢通保通保运(一)
■ 蒋志安 梁晓明 鄢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8级地震突降四川。阿坝汶川大地震,波及四川多县,大半个中国有震感。重灾区内,地动山摇、飞沙走石,不少道路被震裂或被巨石和泥石流斩断、桥梁被震裂或被震垮、隧道被撕裂震坏。通往灾区的道路几乎陷于瘫痪,灾区同胞急盼着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到来。
生命之路,告急!四川重灾区,通往核心震区汶川的317国道、213国道被严重破坏全部中断,全省7条高速公路受震被损,特别是即将建成的都汶高速公路损坏最为严重,因此汶川成了 “孤岛”;阿坝州境内多条国省干线公路也完全中断,松潘县境内213国道安宏段、县道松平路双河以下以及小金县境内的303省道、210省道全部瘫痪;绵阳市北川县、德阳绵竹市、广元市青川县、成都市彭州境内,急需打通“生命通道”;还有近1.6万公里农村公路受损,还有一些交通人在震中死伤。地震重创,四川交通损失惨重,初估损失达5百多亿元!
面对前所未有的“5?12”汶川大地震,四川交通人奋不顾身地展开了抢通保通保运的大行动。为了打通灾区的“生命线”,他们以顽强的意志,空前的责任感,冒着余震的风险,奔向灾区第一线。
国道都汶段牵动交通人的心
从都江堰出发,213国道沿着蜿蜒跌宕的大渡河一路往上,经过映秀镇紧连汶川县,是都江堰连接汶川最近的路。在震前,车流量每天达万辆以上,并且以运矿产、生活用品等货车居多。可以说,213国道都汶段,是连接阿坝和成都的“生命线”。
地震,使213国道都汶段面目全非。90多公里的都汶路,断裂、垮塌和乱石断道达300多处。地震之时,巨石、沙土从高岩上,如雨而下,砸烂和掩埋了几十台正在行驶的大小车辆,切断了道路,都汶路的通行能力随之消失。
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催生责任,灾情变成使命。四川省交通厅在第一时间作出了迅速反应,首先派出调查组进入213国道都汶段实地调查灾情,以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设计院碉研员徐德玺为首的调查组,冒着余震、冒着生命危险,步行13个半小时,为部省厅的抢通决策领导带回了可靠的翔实灾情:213国道都江堰至映秀,需清除大塌方13处,其中阿坝铝厂5处;路基失稳滑移需填筑一处;道路桥梁及隧道受损可半幅慢行5处;桥梁需抢险加固1处;桥台需填筑1处!其中不足30公里的路,要清除的塌方就达2万多方。其中,一块150多吨重的巨石,需三次爆破才能清除。而这还仅仅是都汶路的第一个严重塌方路段。都江堰市与阿坝州交界处的友谊隧道,被地震破坏严重:隧道路面从中断裂成高低交错的两部分,碎石遍地,一辆小车被砸烂在洞中。跨越岷江的寿江大桥,虽然依旧跨越两岸,但据专家勘测,部分桥身塌陷,需用贝雷架加固,才可单边单车限重通行。通往映秀的道路在蒙子沟桥附近已完全中断,不可修复,需在岷江河畔的泥石流和乱石丛中抢修4公里新路接通断道,这是都江堰至映秀全线最危险的路段。“S”型的白花大桥就在头顶,这座近1公里长的大桥桥身和桥墩严重错位,桥面完全断裂,并且从20多米的半空坠入河滩,断为四节。
北川30分钟路走了3小时
北川县曾以山清水秀而闻名,而在这次地震中,却遭受到毁灭性打击。在临近县城被人称为“三道拐”的地方,公路已经像被人扯住两头活生生的扭断了,完全形成了“麻花”状,并且与原来的水平位置高低错位四五米。由此至县城的公路,被滑坡乱石、烂土覆盖了。巨石不断从山上滚滚而下,一块巨石高达七八米,重重地砸在公路上,公路断了,县城里也没有了道路,不少路段变成了只能容许一个人侧身而过的巨石阵,有的路段甚至变成了只能让人爬过的石缝,救援者和逃生者只能在巨石中爬行。北川县交通局运输安全股股长荣兴智,地震发生后,他是第一个跑到绵阳市交通局报告北川灾情的人。据他描述:当时县城附近的道路遭到毁灭性破坏,从县新城到北川中学,平时步行最多只需30分钟,而地震之时,他爬爬走走,整整用了3个小时。
县城和县城附近如此,那么在其以外的路呢?北川龙尾山湔江河大桥,长210米、跨径11?20米,而发生两个方向位移,桥梁纵向向北川县城位移2米,整个桥面向下游位移近2米,第4跨桥板垮塌5张,第8跨桥墩断裂。北川石蓑衣大桥,长110米、宽7.5米,第3跨、第4跨桥墩断裂,三、四、五跨桥面垮塌,坠入河中。山体大滑坡,乱石、烂土高于公路路面10米,湔江河断流,5月15日已淹没了11公里302省道。
彭白路失去“生命”
彭州龙门山银厂沟,曾经给很多人留下过美好的记忆。作为国家旅游风景区,这里以宜人的气候、清幽的环境让无数游人流连忘返。过去可将游人一直送到景区的彭(州)白(水河)公路,却在地震中让无数游人惊魂难定。
地震震中汶川与银厂沟仅一山之隔,彭白路小鱼洞大桥附近灾情严重:小鱼洞镇和龙门山镇大片房屋倒塌,美景被埋在地下。龙门山景区在地震中几乎永远消失了,沟两边的大山几乎并成了一座山,银厂沟几乎无沟了;连接彭州与景区的公路也几乎难以幸免,小鱼洞镇和龙门山镇与外界紧相连的小鱼洞大桥在地震中垮塌了,彭白路这条连接山区的唯一生命线也就没有了 “生命”。而大山深处的遇难同胞却在紧急呼唤获得救援!
废墟下的交通人顽强自救
汶川大地震,吞噬了一些交通人的生命,也残害了一些交通人的躯体。截至5月18日,据不完全统计,仅北川县交通系统,在职和借调及临时工141人,其中24人失踪、11人受伤住院。
5月12日下午,北川县交通稽征所一切如常。财务人员汤晓明正在二楼整理账簿,王永芳在一楼征费大厅的微机上清理票据。他们是去年公招到岗的新人,工作踏实努力。当日下午2时28分,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从地底传出,随即地动山摇,天崩地裂,办公楼钢筋断裂、预制板轰然坠塌。“地震了……”说时迟,那是快,汤晓明、王永芳快速向外奔跑。但他们没有大楼坍塌的速度快,两人被埋在了废墟里。
过了很久,王永芳慢慢睁开双眼,环顾四周,一片漆黑,深感重物压身,腰部剧痛难忍。在迷迷糊糊中,她想起了自己的同事,便努力喊着 “汤晓明!汤晓明……”“在这里……我的腿被卡住了。”得知同事还活着,王永芳提示着,“你试试能不能出来,我们得自救啊!”
王永芳艰难地挪动着身体,感觉有空隙,就用手一点一点地刨开面前的碎石和沙土,时间在指缝间流逝,指头磨破了,指甲撬翻了,鲜血流出来了,她全然不顾,念头就是“我一定要出去,救自己和同事”。在王永芳下方的汤晓明,不断用能移动的上半身将王永芳向上推。不知道过了多久,王永芳终于爬出了废墟。
“汤晓明,我出来了。”趴在地上,王永芳大声地哭了起来,这也许是劫后余生的喜悦,也许是对恐惧的释放。“汤晓明,你怎么样,伤在哪里?”语气里充满关怀。“我的腿被预制板卡住了,也许已经断了,我死活都拔不出来呀!你快走吧,不要管我了”汤晓明说。“你放心,我会陪着你的。你要坚强,要有信心,我们一定能活着出去的。”
5月13日上午,昏迷中的王永芳被武警官兵发现并被送到绵阳骨科医院。王永芳苏醒后,第一句话就对绵阳市交通稽征处处长赖玉琼急切地说:“快,快去救汤晓明,他活着,埋在废墟里。”说完她再次晕了过去了。经诊断,王永芳盆骨和腰椎骨折,生命垂危。
5月14日17时40分,距汶川大地震已达51个小时。此时,救援人员发现了被深埋在废墟下的汤晓明,但他的双腿被预制构件挤压着。在多种救援办法无效后,他接受了救援人员的建议,用折断的小锯片在狭小的缝隙中,锯去了自己右小腿被压住部分。最后他被救出来了。
北川县交通局刘畅,在大地震中,失去了双腿。刘畅今年22岁,毕业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本想在交通建设这个大舞台上大展拳脚,然而一场大地震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在埋了102个小时后被救出,但双腿截肢。对此,英俊的刘畅百感交集。
[四川日报]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