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启动“交通三年攻坚大会战”以来,乐山在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加快构建以“十纵八横三环线”为核心的网络化交通体系。三年完成交通投资621亿元,相当于“十二五”整期的142.8%,建成仁沐新高速仁井段、绕城高速、成昆铁路新线成峨段等11个重大项目,新开工龙溪口航电枢纽、峨汉高速等12个重大项目。其中,2018年,全市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完成投资约145.6亿元,建成峨夹联网畅通工程、成贵铁路等5个项目,超额完成省下目标任务。
一、硬化工作举措,狠抓项目攻坚。牢牢把握项目建设牛鼻子,牵引交通投资不断增长。一是坚持交通项目“挂图作战”,构建强力架构。出台专门政策文件,市领导担任交通项目指挥长,抽调县级干部18人、骨干力量50余人组建“挂图作战”专班,制定《“挂图作战”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组工作方案》。16个交通重大项目指挥部,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专题梳理研究项目推进存在问题,保证按节点推进。二是强化部门分工协作,聚力攻坚破难。建立市级部门、项目指挥部、业主公司联络机制,建立问题台账,聚全市之力攻坚项目建设。今年,砂石料、混凝土等供应困难,严重影响项目进度。交通、国土、水务、环保等部门合力联动攻坚,加快推动砂石资源的收归、配置和运输保障工作,确保砂石企业在整改到位情况下早日投入生产,满足建设需求。三是坚持资源配置交通倾斜,强化要素保障。全力争取土地指标,做好交通用地保障。坚持“市县共建”方式,压实区县征地拆迁主体责任;会同市委、市政府督察部门加强征地拆迁督查和指导,依法依规将征地拆迁问题解决在一线。加快推进土地组卷报征工作,国土部门强化指导和联动攻坚,缩短土地组卷报征周期。
二、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资金筹措。想方设法找路子,缓解资金压力。一是加大财政性资金保障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从2016年起每年安排和逐步到位交通建设专项资金5亿元;各县(市、区)建立交通专项资金,服务项目建设。强化资金争取,加强向上汇报协调,全方位争取可用补助资金。2018年,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交通部对峨汉高速国高网规划外专项补助61亿元。二是紧跟政策风向加快研究贯彻。此前,通过财政牵头,平台公司配合,吸引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交通建设、城市发展等专项基金的方式,解决了一些交通重大项目资金缺口。今年,提前部署地方政府债券申报,市本级计划争取新增一般债券5.2亿元、争取发行新增专项债券42亿元,指导各县(市、区)申报一般债券37.68亿元、专项债券18.22亿元,缓解财政压力。三是做大做强交投集团。支持市交投集团国有企业改革,每年注入有效资源不低于30亿元。同时,通过授予国省干线两侧新增加油、加气等特许经营权等方式,不断增强交投集团融资能力,反哺交通建设。截至2018年底,交投集团资产规模已突破200亿元,信用等级达到2A,为一批项目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三、立足长远规划,储备发展后劲。加强项目储备,提高成熟度,确保交通重大项目接力推进,交通投资不断攀升。一是高标站位完善交通规划。凝聚同城化发展共识,在交通运输厅领导下,做好屏马峨高速,天府新区经眉山至乐山高速,乐山经安岳至重庆高速等高速公路网规划工作;积极参与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同城化发展,落实清单重点任务,推动与成都、天府新区及环成都经济圈城市在干线公路网络布局、城际铁路公交化、公共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一体化进程。二是狠抓前期工作强化项目储备。做强交通重大项目储备库,专门安排前期工作经费,成立专门前期工作部门,分类别、分层次提前做好要件攻坚,尽可能提高项目成熟度,确保有政策出台就立马有项目能够对应争取。目前,已储备重大项目13个,总投资约800亿元。三是全面招商引资不断提高投资吸引力。以大型央企、国企为重点,按照市上统筹的优惠政策加强招商引资,大胆探索推进市企合作,不断吸引优质投资人参与本地交通项目建设。乐夹大道、S308线等已按PPP模式成功招商,总投资约56亿元。乐西高速乐山至马边段PPP项目即将挂网招标,总投资165亿元。
下一步,乐山将继续在交通运输厅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贯彻落实省委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决定,认真总结2016—2018年交通建设攻坚大会战经验,高起点、高标准推动2019—2021年新一轮交通三年攻坚,加快“两港四梯级、五铁十高速”等枢纽项目建设,确保完成交通投资800亿元,增长约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