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井区作为自贡井盐文明的重要承载地,文化底蕴深厚,农文旅资源富集。自贡井区交通运输局入选四川省交通强县试点单位以来,贡井区坚持交通先行战略,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在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中的“粘合剂”和“倍增器”作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创新机制,构建协同联动新格局。贡井区打破传统部门行政壁垒,创新建立“交财农旅”协同推进机制,针对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土地、资金等难点堵点,通过跨部门联合审批、集中整合涉农资金等方式,有效破解难题12项,保障试点任务高效推进。积极整合交通、农业、财政、发改等领域资金,优先用于农旅产业路及配套设施建设,不仅提前完成40公里产业路主体工程,还同步建成6处特色景观节点,直接惠及6个乡镇、30个行政村。规划层面始终坚持“路网延伸到哪里、产业就布局到哪里、景观就打造到哪里”的理念,推动交通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三图合一”,并专门编制《G348农旅融合示范区规划》《成佳和美乡村先行片区规划》,形成“政策衔接—资源整合—项目落地”的闭环管理,构建“交通搭台、产业唱戏、全域受益”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桥头柑橘园产业道
路产融合,打造农旅一体新场景。贡井区以“修一条路、兴一片业、富一方民”为目标,大力实施“交通+农旅”设施一体化工程。建成成佳大头菜产业园区、桥头柑橘产业园区内部环线道路20余公里,无缝串联起种植、加工、展销等关键环节,实现“原料直供—加工—运输”的高效衔接,相关产业年综合产值超4亿元,试点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10%,农产品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2%。同时,创新“公路+休闲+消费”模式,精心打造盐煤古道大头菜风干晾晒长廊、七彩园林生态公路驿站等10处兼具交通功能与文化特色的景观节点,植入展示、售卖、休憩等功能,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路衍经济活力迸发。此外,创新“公路驿站+物流集散”模式,整合邮政、供销、电商资源,实现快递进村100%覆盖,全年寄递农特产品330万件,有力助推村集体经济增收近3000万元。

莲花彩色生态公园产业道
双向赋能,培育提质增效新动能。贡井区以品牌化和智慧化为双引擎,推动交通与农文旅产业双向赋能、提质增效。一方面,依托“中国大头菜之乡”“谭八爷”等知名品牌和完善的物流通道,做强“龙须淡口”“桥头蜜橘”等地理标志产品,支持电商经济蓬勃发展;通过交通干线有效串联莲花彩色生态园、五彩荷园、艾叶古镇等核心景区,成功举办荷花文化旅游节、红叶季等活动,打造“艾上美食”IP,相关活动在抖音等平台传播量超百万次,农旅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另一方面,与电信公司合作共建“数字贡井”平台,整合公路管养、客运调度、物流配送等数据,实现荷花节、红叶季期间客运班次动态调整和客货邮高效统筹,大幅提升运输效益与服务响应能力。依托自贡航空产业园试点无人机配送、低空旅游等新业态,有效缩短运输时效,降低物流成本,为全域融合发展开拓“低空+”新场景。
下一步,贡井区将以交通强县试点为持续动力,继续深化交农文旅融合创新:一是深耕路网效能提升,持续优化区域交通“微循环”,强化与国省干线的衔接,提升路网整体效率和安全性。二是拓展多元融合场景,探索“交通+文化遗产研学”“交通+低空体验”“交通+智慧农业观光”等更多融合模式,丰富产品供给。三是推广全域融合品牌,整合“在路上”的风景与“在景中”的体验,设计推广精品旅游线路,提升“贡井之旅”的整体吸引力和品牌价值。最终,致力于打造“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现代化交通运输服务网络,形成路景交融、产路一体的交通发展格局,为推进交通与文旅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贡井经验”。(自贡市交通运输局)
相关文件: